Loading...
茶葉養生史話
發佈日期::2020/12/7、瀏覽次數:25

茶葉養生經歷了藥用、食用、飲用三個階段。由藥用到食用,後又發展成為最普通的飲料,說明人們對茶葉的需求更加迫切。一開始,由於偶爾需要,茶葉作為解毒和祭祀的用品,然後,人們認識到茶葉的藥用,茶葉作為藥物開始使用,但是,人們仍感到不足,就發展到茶葉的食用階段。這樣,茶葉就滿足了人們的定時需要。一日三餐也好,兩餐也好,總是每天都要吃飯,吃飯就可食用到茶葉。隨著茶葉作用的不斷擴大,這種定時需要也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。於是,茶葉就發展成了普通的飲料。



華佗論茶

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在《食論》中提到:“苦茶久食,益意思。”是說:“茶的味道苦澀,飲後能使人深思熟慮、開拓思維。”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關於茶具有藥用價值的記載。


華佗常年奔波在江淮一帶採藥,為民治病,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。據說他累的時候,只要喝到一杯清茶,疲憊頓時消失,於是深深地體會出“苦茶久食,益意思”的見解,說明茶具有興奮大腦、提神解乏的功傚。


茶以藥用開始

《神農本草》以前茶葉的記載主要是解毒和祭品。人們中毒、祭祀,以至於生病吃藥這些都是偶然的,絕不是經常的。只有這些偶然的機會人們才能享受到這個神農發現給予人類的“靈物”——茶葉。


5000年前神農發現茶葉首先用於解毒,以後逐漸作為藥用。


歷代茶藥書籍敘述茶葉功傚很多。李時珍集諸藥之說,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概括為“苦、甘、微寒,無毒。主治瘺瘡,利小便,去痰熱,止渴,令人少睡,有力悅志,下氣消食”。


李時珍又以辯證觀點,首先指出“茶苦而寒,陰中之陰,沉也降也,最能降火,火為百病,火降則上清矣”。然後指出“火有虛實,若少壯胃健之人,心肺脾胃之火多盛,故與茶相宜……若虛寒及血弱之人,飲之既久,則脾胃惡寒,元氣暗損” 。又以親身體驗,分析飲茶作用:“時珍早年氣盛,每飲新茗必至數碗,輕發汗而肌骨清,頗覺痛快。中年胃氣稍損,飲之即覺為害,不痞悶嘔惡,即腹冷洞洩。故備述諸說,以警同好”。



清朝趙學敏《本草綱目拾遺》說:“口爛,茶樹根煎湯代茶,立傚。泡過的爛茶葉乾燥,治無名腫毒、犬咬及火燒成瘡。經霜老茶葉治羊癇風;雨前茶產杭之龍井最佳,清嚥喉、明目、補元氣、益心神,通七竅;普洱茶味苦性刻,解油膩、牛羊毒,虛人禁用。”



清朝趙翼《簷曝雜記》說:“中國隨地產茶,無足異也。而西北游牧諸部,則恃以為命。其所食羶酪甚肥膩,非此無以清榮衛也。 ”


古時也有人反對飲茶,如唐代綦母熙所著《飲茶》序中說:飲茶“釋滯消壅,一日之利,暫佳;瘠氣浸精,終身之害,斯大。獲益則功歸茶力,貽患則不謂茶炎,豈非福近易知,害遠難見”。


以上所述,古人對茶的藥用,是以其感覺或傳聞,特別是沒有文字記載前的傳聞和後來的個人體驗而寫的。醫書是實踐上升到理論的產物。後來很多的醫書提到茶葉的藥用,這充分說明,茶葉在中國發展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是藥用為主。


茶以食用發展

茶葉藥用高潮過後就向食品發展。這也說明茶葉藥用雖是萬病之藥,但都有傚而又不是特傚,僅是一種保健食品而已。這也是茶葉發展成為食品的必然。


茶葉作為食品是從公元600年前後開始的。在這1000多年的時間裡有不少書籍記載了茶的食用價值,都把茶葉稱作“救荒”食品、“保健食品”,甚至稱為“儉樸食品”。


《晏子春秋·雜下》中說:“晏子相齊景公,食脫粟之食,炙三弋,五卵苔菜耳矣。”《柴與茶博錄》中說:“茶葉可食,去苦味二三次,淘淨,油鹽薑醋調食。”《救荒本草》中說:“救飢,將嫩葉或冬生葉(茶樹)可煮做羹食。”《茶寮記》中的茗粥篇講:“茗古不聞食,晉宋已降,吳人采葉煮之,曰茗粥。”《詩經》中說:“採荼(茶)薪樗,食我農夫。”郭璞《爾雅注》說:“檟(茶)樹小似梔子,冬生葉,可煮作羹飲。”


在這一時期不論是上層“晏子”,還是下層“農夫”,都把茶葉作為苔菜、茗菜,既然是菜就可以食,並且把茶葉同其他蔬菜、穀物混合在一起做成食品,特別是粥,食之有味,喝之保健。就是後來的茶聖陸羽雖不贊成茶葉作為食品,也不得不承認茶葉作為普通飲料以前,普遍把茶葉做成粥食。在他的《茶經·六之飲》中也說:“飲有觕茶、散茶、末茶、餅茶者,乃斫、乃熬、乃煬、乃舂,貯於瓶缶之中… …或用蔥、姜、棗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之屬煮之百沸,或揚令滑,或煮去沫,斯溝渠間棄水耳,而習俗不已,於戲。”說這種喫茶法像玩耍一樣,但仍不可否認人們把茶葉作為粥喝。


這一時期茶葉雖然仍以作為食品為主,但仍沒拋棄作為藥用,直到這一階段的後期才逐步轉向飲品。



ShareBody資訊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