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茶,很長的歷史,很大的世界,很深的學問
發佈日期::2020/11/13、瀏覽次數:31

在我們這個國度,茶是隨意喝,還是精緻地喝,各有說辭。主張隨意的,說認真的“窮講究”,主張精緻的人,說隨性喝的人“不夠地道”。

在當下,茶生活可以成為人們娛樂休閒的一部分,成為美好生活的一個內容,一種生活方式之時,多深入點茶,再隨性去喝,也就是“懂得精細,喝得隨性”,是一種選擇,更是一種境界。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不妨叫其為“坊間茶修”之境吧。

中國茶歷史悠久、種類眾多、受眾廣泛,與文化結緣甚深,還可以成為修行、觀心、尋找自己的一個捷徑、方便之門。如此之物,難懂,但值得一懂。

可以說,中國的茶是一部很長的歷史、是一個很大的世界,也還可以是一個很深的學問,要通過很多的維度去理解它。

幾千年的茶史,茶品種繁多,手藝各有千秋,味道更是各具特色。喝茶的方式也幾經改變。唐以前,喝茶沒太大考究;之後,歷經唐代的煮茶、宋代的點茶,到明洪武年間,朱元璋下令“罷龍團,改製散茶”,取消貢奉龍團餅茶,倡導散型葉茶,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喝茶方式,使喝茶趨向平民化。茶在經濟史、政治史、文化史、宗教史、民間軼事中扮演其特有的角色,也演繹著各種豐富有趣的故事。

說它是一個大世界,一點不假。種類、內在成分、製作、儲存、品鑑,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。時下,按色彩,茶分為六種。好記點,可以這麼理解:紅橙黃綠青藍紫,除去橙藍紫,加上黑白,即紅黃綠青黑白。這其實是按照發酵的程度和方式進行劃分的。紅茶全發酵,綠茶基本不發酵,黃茶比綠茶僅加一個“悶黃”的環節,屬微發酵,青茶是半發酵,黑茶(普洱茶)渥堆再發酵,屬後發酵,白茶是輕微發酵。

這裡就青茶,特別容易讓人混淆,因為它是半發酵茶。介於綠茶不發酵和紅茶全發酵間,平時又不叫青茶,叫烏龍茶,按產地又分為閩北烏龍、閩南烏龍、廣東烏龍、台灣烏龍。烏龍茶平時也不按產地稱​​呼,閩北烏龍以武夷巖茶著稱;閩南烏龍是以鐵觀音著稱;廣東烏龍是以鳳凰單從著稱;台灣烏龍是以高山茶、凍頂烏龍著稱。青茶也是製作工序最多、極富矛盾辯證的一種。涼青、曬青、做青、炒青、揉撚、焙火,既要把水分和苦澀走掉,又要留住香、留住內質,既要水走透、香提起,又能內含物質“落水”並穩住,又不能把末梢焙乾,確保沖泡後能舒展、釋放,保持其活性。只有保證每一個環節的辯證統一性、通透順暢性,才能達到某種“度”的適中性。

茶裡的成分,有共性的部分,也有具有特殊性的部分。共性的內在成分組成是這樣:其化學成分是由3.5-7.0的無機物和93-96.5的有機物組成。茶葉中的無機礦質元素約有27種,包括磷、鉀、硫、鎂、錳、鋁、鈣、鈉、鐵、銅、鋅、硒等。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茶多酚、生物鹼、氨基酸、蛋白質、維生素、有機酸、脂多醣、芳香物質、色素。這些成分對身體各有各的功傚。特性的部分在於不同的品種、不同的土壤、高度、氣候、採光、水分和周邊生態環境等會在每片茶葉上形成各自特殊的物質和氣味。至於這些特質的東西怎麼形成以及在製作、保存和沖泡中怎麼演化,有待科學繼續揭曉。

關於茶的品鑑,這對於一個個體而言,真的是一個浩瀚的世界。中國茶品類多,從喝茶到懂茶、品茶,確實得有一個挺長的過程。真正喝茶,就是從你想懂茶那一刻開始,從你願意去傾聽一杯茶的那一刻開始。學會品鑑至少得有這麼幾個步驟:“一段”是形成主見。剛開始學茶的人都是迷糊的,東家說東家的道理,西家唱西家的戲。各有道理,跟著大師學就對了。多實踐多聽取別人,慢慢形成自己的觀點。“二段”是重歸迷茫。有自己觀點後,就有了自我,有了自己的圈子。也會遇到矛盾衝突的一些見解,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,開始迷茫,不知道往哪求知求證。“三段”包羅融合。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。買書,看書,結交茶友,向大師靠攏,每一個觀點都會格外注意,從中剔取出贊同或反對的意見。吸納多種觀點,讓自己的判斷體系逐步成長、紮穩。“四段”是補缺補漏。經歷了之後,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,才能真正虛心下來求教。想要再進步,就不單單是要靠更多的見解,更多的知識了,還要表現在你的思想邏輯變得嚴謹了,心態氣度變得謙虛了。

“五段”是化繁為簡。當求學所得越多,鑽研得越深,知識越多之後,以往那些零碎的知識,片面的見解就都沒有了,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融匯一串,形成體系。這個時候再遇到以往的問題時,都能舉一反三了。有了中心思想,化繁為簡,感覺一兩句話就可以了。反而初學之人,專業名詞越多。六段”是運用自如。學茶到了這個程度,已經不再高談論闊什麼問題了。一件大事可以當成小事來說,一件小事可以包容著不說。不喊腔調,實實在在地去引導他人學茶。對待樂意學習的人用樂意的態度,對待無心學習的人隨喜隨緣。 “七段”是放下與入道。放下自己高高在上俯視初學者的姿態,調低自己,並融入更廣更深的學問之中,把茶與書畫、音樂、花道、香道等的融匯,與儒釋道文化、現代新文化新思想的融匯。“八段”是回歸生活之茶。不是把自己嘴巴養刁,而是細品每片茶的滋味、工藝、故事、文化和哲理,回歸生活之茶來,讓自己與茶、與自然、與人和社會的合一。可精緻,可隨性,可高可低,能入禪入道,亦可入世通理,善己濟人。

為什麼說中國茶又是很深的學問呢?因為它是了解博大精深文化的入口、通道,也是承載悠久文化的一種載體,而且其所承載的文化很深邃,並能指向人心。

如果說喝茶,能直接指向人心,能很容易像道家說的了悟天人合一,能很快像佛學說的明心見性,能快速達到“心學”所要求的知行合一,那應該是騙人的。

如果沒有喝掉一些茶,自己去體驗種植、採摘、製作和品鑑的各個環境,不深入其中的要領,想領悟是很難的。

這讓我們還是回到古人說的格物致知這句話上來。格物不是靜觀,而是實踐,而且是深度的實踐,把一個東西的內在結構、外在關係、人文歷史、身心體驗搞清楚,才能真正窮盡一理,而後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宇宙的全息法則,由我們的心靈去通達、領悟別的事物的道理。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誠意正心,讓擁有善念、正念的大道理,填滿內心,修得圓融正果,擁不動之正心而後能隨機而動。

茶是有深度的。歷史之深,內在成分之深,種植、製作技術之深,與文化的交融之深,使得它能承載宇宙之大道。這也是在中國,在琴棋書畫詩等文化載體中,也就茶,可以稱為道的。

要喝懂中國茶,不潛下身段來喝,親切感知茶裡的故事和道理,是不敢高喊懂茶的。



ShareBody資訊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