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中茶、普洱IPO:千年文化,千億市場,為何跑不出像樣的茶企?
發佈日期::2020/7/23、瀏覽次數:97

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代陸羽兄弟的《茶經》。悠悠兩千年,時至今日,且不說中國的A股市場沒有一家像樣的茶葉股,就連一個全國都能叫得上名字的茶葉企業,都找不到。

相反,在茶葉作為“舶來品”的英國,將茶葉作為商品,進而品牌化標準化經營,已經玩了幾百年。

甚至連曾經大英帝國勢力範圍的外緣地區——新加坡——還搞出來一個茶葉品牌TWG,近些年來牢牢佔據茶葉產業鏈的頂端,成為與chanel、VL等齊名的奢侈品,在一二線城市豪華shopping mall裡面招搖地擺起專櫃。

難道,喝了幾千年茶葉的中國人,真的淪落到要老外來調教我們怎麼“賣茶葉”嗎?

一、皇帝帶貨:茶炒千年

浙江杭州,西湖西邊的一片山中,有個龍井村,村口矗立著18顆老茶樹。

相傳,這18棵樹是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,在杭州爬山。走的口焦舌乾,正好來到龍井村,於是當地村民給皇上獻上了一杯茶,乾隆喝下之後,神清氣爽,高興之餘,大手一揮,道:今後,這一片地方產的茶葉,都給朕送到宮裡來。

這個故事後來不斷杜撰,什麼一定要在清明之前,一定要十二三歲的黃花姑娘用嘴銜下來,以及怎麼怎麼炒,之類的……越來越神乎其神,越來越雲裡霧裡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個段子,承包了龍井村幾百年的收入來源。

時至今日,這18顆樹還在,至於這18棵老樹的茶是什麼味?有可能都在國宴上招待那些不懂茶的外國友人了吧^^

中國的茶文化,雖然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;但套路與模式從來沒有變過,就是人為製造稀缺性,製造炒作的噱頭,從而提高價格。之於難以保鮮的綠茶,稀缺性來源於季節、炒製方式;而之於歷久彌新的紅茶磚茶等等,稀缺性則來源於儲存年限。

而那些沒有稀缺性的茶葉呢?則往往被稱為“口糧茶”,在家隨便泡泡,既不珍惜,也不講究。

因此,中國的茶葉消費,就這樣硬生生地被割裂成兩個市場。一個是日常消費的市場,口糧茶,沒有稀缺性,價格叫不上去,單位利潤也不高;另一個就是奢侈品市場,各種人為製造稀缺性,產地、採摘季節、炒製方法、採摘過程、甚至連採茶炒茶的人,都有特殊的講究。這種茶為的就是賣個高價,至於買的人,也不是為了喝的,而是為了送禮。許多收到禮的人放上幾年也沒喝過,最後過期了扔掉也難保。這真是一個諷刺。

這兩個市場,按照不同的邏輯運行。口糧茶市場,注重回頭客,注意口碑,買賣雙方相對穩定,許多人幾十年就買同一家茶葉店的茶葉;而奢侈品市場,基本上是一錘子買賣,每年推出不同的噱頭,賺一波就走,不重視品質;因為他們知道,這種茶葉,買的人不喝,喝的人不買。

於是,問題來了,這兩個市場,哪一個才是有可能誕生百億公司的市場呢?

二、千億市場跑不出百億企業

中國茶葉市場規模近3000億元。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的《中國茶葉企業發展報告》,2017年我國茶葉企業總數約為6萬餘家。其中規模企業1600多家,總資產過億企業僅87家,總資產超過10億元的企業僅有6家。

然而白酒,市場規模5000億,比茶葉市場大不到1倍,然而已經孕育出20家上市公司,而且大多數都是又能打又能看,旱澇保收的優質股票。

茶和酒,同為有著悠久歷史與文化的生活日用消費品,怎麼兩個市場的差距就這麼大?

主要原因:第一,茶葉市場利潤太薄;第二,靠天吃飯,盈利不穩定,持續盈利靠不住。就這兩點,使得茶葉企業規模越大,風險就越大。這恰恰與人們的常識相反。一般人們認為,規模越大,抗風險能力越強。

茶企為了保證供給,會在種植時就與茶農簽訂購買合同,規模大意味著買的多。但是茶葉鮮葉的品質和產量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,因此價格也會不斷波動。購買合同一簽,剩下的就是“聽天由命”。

一旦茶葉鮮葉收成不好,價格上漲,茶葉原料成本升高,產品價格也將隨之起伏,並且影響供應鏈;相反,茶葉豐收、但市場需求不足,存貨就會增加,而茶葉鮮葉又難保存。因此,對茶企來說,茶葉的原料成本總是帶有“賭”的成分。

而需求是穩定的。這麼多客戶,一年就喝這麼多茶葉;不會隨著茶葉豐收就喝得多,也不會因為茶葉歉收就不喝了。所以,隨著茶企業開店、運營、推廣等成本繼續增長,價格隨行情波動等原因,茶企預期的盈利空間並不是穩定,反而波動幅度會越來越大。

這一點,基本上就扼殺了孕育上市公司的條件。或者至少說,到目前為止,中國的茶葉這個市場,還沒有做到商品化和標準化。再退一步講,即便有,也會像煤炭鋼鐵金屬農業豬肉那些企業一樣,受週期影響巨大,甚至長期忍受虧損折磨。

但茶企資本化的嘗試,並不是沒有先例。

三、“以茶代酒”,可能嗎?

早在2000年左右,中茶股份就曾謀求上市,後無疾而終。

20年間,有福建安谿鐵觀音集團、華祥苑茶業、信陽毛尖集團、四川竹葉青茶業、杭州龍井茶業集團等茶業大佬也曾輪番衝擊IPO,但基本上都紛紛被拍在了沙灘上。

而港股和新三板,雖然有多家茶葉企業,但大多數生存狀況堪憂。港股坪山茶業更名為區塊鏈集團,後被勒令清盤;龍潤茶被港交所要求退市;在新三板掛牌的八馬茶業、七彩雲南等,則被集體終止掛牌。

2017年,新三板共有22家茶業企業,截至目前還有11家。其中,浙江茶乾坤市值最高,約8.88億元。新三板茶葉第一股謝裕大,市值僅為3.54億元。說不好聽一點,這些股票也就值一個“殼”的價格。

今年7月3日,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(中茶股份)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(普洱瀾滄)分別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招股書。中國資本市場的茶葉公司,有望迎來一波轉機。

中茶股份“中”字當頭,是央企中糧集團旗下企業。2006年經國家商務部的審批,被認定為第一批“中華老字號”。

茶業的第一中華老字號,挑戰茶業第一股,底氣十足。

(來源:中糧官網)

中茶股份經營的茶業品種繁多,其中銷售額佔比最多的是烏龍茶。2019年中茶烏龍茶產量佔所有茶品總產量的26%;銷售收入4.8億元,佔比30%。其次為普洱茶,收入佔比23%。

普洱瀾滄,則業務如其名,主營普洱茶。2019年,普洱茶業務給公司帶來3.5億元的收入,佔總銷售收入的93%。

有趣的是,兩家公司募資的目的不約而同,都是建設營銷網絡以及發展普洱茶項目。為什麼要選擇普洱茶作為經營對象,而不是綠茶、白茶或者花茶之類?

原因也很簡單,普洱屬於年份茶,歷久彌新,越放越值錢;且製作過程需要“炒製”,這就為從原料到成品之間增加了一層“安全墊”,可以相對排除原料價格波動給利潤造成的傷害。

從某種意義上講,普洱茶的儲藏性、抗通脹性、以及製作工藝的增值空間,與白酒有相似之處。特別是結合產地和炒製師傅的背景,增加一些溢價,例如好喝不上頭之類,再加上一些達人名人的背書,故事越講越有,形成崇拜傚應,有望再造一款“茅台”出來。

但目前而言,普洱茶的價格還是忽高忽低,炒作成分較多,商品的使用價值屬性幾乎不存在。

根據中茶的招股書,公司的普洱茶在過去兩年中價格波動劇烈。在普洱茶概念炒的最兇的2018年售價最高,2019年就走了下坡路。

(來源:中茶股份招股書)

相反,瀾滄普洱招股書中,2017-19年,普洱茶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每公斤378.61 元、500.82 元和579.94 元,呈持續增長的態勢。

當然,明眼人都知道,這裡面有不少是智商稅。

結語:茶葉用來是喝的,不是用來炒的

有人說,英國之所以能夠將茶葉這個產品標準化,是因為它是舶來品,沒有那種依附於鄉土的濃厚的情感因素。這有一定道理。畢竟作為咖啡文化的重地——歐洲——也沒能搞出來牛逼的咖啡企業,反而是咖啡作為舶來品的美國,產生了星巴克這種全球連鎖的飲料大公司。

但這只說對了一點,另一點是,美國期貨市場高度發達,有品類眾多的咖啡豆金融衍生品,使得不論是豆農還是咖啡企業,都可以利用金融工具來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。

從這個角度,是不是等到中國的“茶期貨”推出之後,中國的茶葉企業日子會好過一點?

當然,更本質的還是市場規模。中國13億人口,每年每人花600元賣茶,這就是個萬億規模的市場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每年600塊錢還花不起嗎?像喜茶奈雪之類,在一二線城市,一杯就要二三十元。

回到開頭那個問題,其實是人民日常生活的“口糧茶”,這個市場,才是萬億級別的市場。事實上,只有盯著13億居民的衣食住行,才能誕生像樣的企業上市公司。

中國的茶葉這個市場足夠大;而之所以沒有搞出像樣的茶葉企業,說到底還是方向錯了。

我們的茶企,老是想著搞個噱頭,吹噓什麼大師小罐,要么就吹噓產地的稀缺性,日精月華,然後就把原來賣200元的茶賣到2000元。這樣搞法,難道消費者看不出來嗎?

最後就造成了這個市場逆向選擇,沒有人會去買那些一個個像打了玻尿酸的茶葉品牌,轉而回歸保守;乾隆龍井的段子,講的講,聽的聽;說到茶葉,還是我們家樓下那個小舖子裡的最好,最實在。

(來源:網絡)

因此,與其請來幾個七八十歲的炒茶師供著,還不如多培養些二三十歲的茶葉鑑定師,製定茶葉品質標準,在商品化和標準化上面下功夫,價格透明,取信於人。果真如此,用不了三年五年,中國茶葉市場就會煥然一新。

否則,任爾千年茶葉古國,茶文化源遠流長,仍是搞出不來一個像樣的茶葉公司。



ShareBody資訊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