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追根溯源,王階教授詳談普洱茶的內涵與外延
發佈日期::2020/5/11、瀏覽次數:165

日常生活中,茶不僅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飲品,而且有著較高的醫療保健價值,對維護人體健康有著積極意義。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的背景下,如何利用及發揮好茶的保健作用,做好對疾病的一級預防,實現醫養結合的價值值得思考。

  當下新茶上市,不同産地及相異製法常使茶葉有迥然的感官體受及功能,為此,新華網邀請權威專家從中醫角度教你觀“茶”識茶。本期,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王階介紹甘滑醇厚的普洱茶。

古茶葉化石 王方辰提供

  普洱茶(學名:Camellia assamica(Mast.) Chang),是以中國雲南省一定區域內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,經過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。普洱二字源於元朝有一地名叫“步日部”,由於後來寫成漢字,就成了“普耳”(當時“耳”無三點水)。普洱一詞首見於此,從此得以正名寫入歷史。

  普洱茶興盛於明清時代。茶馬市場的興盛開拓了西域商業往來,到明朝穿梭雲南與西藏之間的馬幫更會讓茶馬市場更加繁榮,乾隆元年清政府在普洱府開設茶廠、茶局,普洱地區成為茶葉集散地,向東北方進貢京城,西北方敬獻西藏,向南則由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。

  在産地方面,唐朝鹹通三年,樊綽出使雲南,所著之《蠻書》中明確指出普洱茶的産地:“茶出銀生城界諸山,散收無採造法。蒙捨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”。清代檀萃《滇海虞衡志》“普茶名重於天下,出普洱所屬六茶山,一曰攸樂、二曰革登、三曰倚邦、四曰莽枝、五曰蠻磚、六曰慢撒,周八百裏。”清朝阮福在《普洱茶記》中記載:“普洱古屬銀生府”。據考證,銀生城指現今雲南省西南部景東、思茅、西雙版納、紅河一代的地區,六大茶山正是遍布在古銀生城管轄範圍內。

動庫大雪山一號古茶樹,這裏是全球大葉種茶的起源地。新華網陳延特 攝

  對於普洱茶的概念,可有內涵與外延兩層含義:

  普洱茶的內涵

  對於普洱茶的內涵,需要注意四個方面。首先,普洱茶産自在瀾滄江流域的茶山之中,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,平均氣溫在17-22℃,平均海拔1200-2000米,年降雨量為1200-1800毫米,相對濕度在85%作用,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培育了大葉種茶樹。其次,具有特定品質的普洱茶需要使用特定的原料——雲南喬木型大葉種茶葉,茶樹的品種決定了茶葉品質。

  再次,普洱茶中的富含多酚類化合物、普洱茶多糖、茶氨酸、茶色素、維生素等主要化學成分,獨特的成分比例塑造了與眾不同的普洱茶。而作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的沒食子酸,具有抗炎、抗突變、抗氧化的作用,在普洱茶中的含量遠高於綠茶和紅茶。最後,普洱茶的製作工藝,從曬青毛茶製作的採茶菁-萎凋-殺菁-揉撚-曬幹,此後經蒸壓成型、幹燥攤晾後可形成普洱生茶,經濕水、渥堆、蒸壓成型、幹燥攤晾等工序可形成普洱熟茶。

  普洱茶的外延

  普洱茶的外延始自茶湯醇、厚、滑、甘的口感,飲用後通過理氣、通氣的方式調暢氣機,令人心情愉悅、周身輕快,是歷史傳承、文化交流、醫療保健等重要載體。由此,逐漸形成了“喝熟茶、品老茶、藏生茶”的普洱品藏價值,“土人當採茶時,先具醴禮祭於此”的文化價值,“普洱茶蒸之成團,西蕃市之,最能化物”、“普洱茶膏能治百病”及古代醫籍記載普洱茶入藥等方面的醫療價值,“團茶,能消食理氣,去積滯,散風寒,最為有益之物”、“普洱茶膏,黑如漆,醒酒第一”的養生價值,甚至在品飲普洱茶過程中由“道法自然,道靜為宜”等思考帶來的哲學價值。

  近年來,通過對普洱茶中活性成分及其功傚、作用機製的研究發現,普洱茶可抑製脂肪合成,促進脂肪氧化、分解以降低血脂水平;改善受損胰島β細胞功能,促進胰島素分泌,誘導葡萄糖激酶生成,促進糖原分解以降低血糖;防止、延緩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及功能減退,防治心血管疾病;降低血乳酸含量以消除運動性疲勞;促進乙醇代謝,保護肝細胞,降低酒精攝入帶來的危害。由此可見,普洱茶的科學價值同樣值得我們關注。

  有鑒於此,普洱茶作為一種具備感官享受的飲品,因其保健醫藥價值,可用於疾病的一級預防中。而這種預防理念,也正體現了現如今解決我國老齡化的必然選擇——醫養結合的宗旨與內涵。面對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,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,飲食、作息等生活習慣的改變,如何為老年人提供行之有傚的健康保障措施值得思考。普洱茶具有普適性、可推廣性、易接受性,可考慮被作為一種較為安全的飲品在疾病一級預防中發揮作用。

  作者簡介

  王階,中共黨員,主任醫師,醫學博士,博士生導師,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,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,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。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西醫結合學科評議組召集人,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,國家藥典委員會中醫專業委員會主任,岐黃學者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專家,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

  主要從事中醫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防治研究,中醫養生保健與中醫智能化研究,善於運用中醫辨證方法診治心血管常見病及內科疑難雜病。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科技部重大新藥創製等課題10余項。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,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、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及其他省部級獎勵15項,國家發明專利3項。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,其中SCI收錄97篇,總影響因子203.391,主編《實用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學》及參編醫學書籍13部。已培養碩士研究生48名,博士研究生43名,博士後22名,北京市科技新星3名。



ShareBody資訊站